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實現綠色增長。中方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1年7月16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
完善全球環境治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復蘇發展。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會全力以赴。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
中國一直主動承擔與國情相符合的國際責任,積極推進經濟綠色轉型,不斷自主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力度,過去10年淘汰1.2億千瓦煤電落后裝機,第一批裝機約1億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于近期有序開工。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們將踐信守諾,攜手各國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1年10月30日,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講話
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將陸續發布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國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第一期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的項目已于近期有序開工。
——2021年10月12日,習近平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
過去15年,中國碳排放強度大幅超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中方將陸續發布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支撐措施,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持續推進能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應用,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行業、企業率先達峰,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能源轉型的努力作出積極貢獻。
——2021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北京繼續以視頻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時強調
近期,中國發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還將陸續發布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和煤炭、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的實施方案,出臺科技、碳匯、財稅、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2021年11月1日,習近平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世界領導人峰會發表書面致辭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2021年3月1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
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需要中方付出艱苦努力。中國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正在制定碳達峰行動計劃,廣泛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中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此外,中國已決定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加強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還將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
——2021年4月22日,習近平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的講話
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在廣西考察時強調
中方將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自能力原則,推動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積極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希望發達經濟體在減排行動力度上作出表率,并帶頭兌現氣候資金出資承諾,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充足的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支持。
——2021年4月16日,習近平在北京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時強調
中方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并提出一系列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具體舉措,意味著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需要循序漸進和付出艱苦努力。中國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心堅定不移,一貫言出必行。中方支持英方發揮《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主席國作用,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促使各國將高雄心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力。
——2021年10月29日,習近平同英國首相約翰遜通電話時強調